第166章 老人也算计(2 / 3)

花些小钱买来。

很快,那说书之人的一段说讲停下,屁颠屁颠的出现在了周方和卞辉的桌前。

这说书人干瘦的身材,头发胡子都极为稀疏,若是数一下的话,估计也不存在任何问题的。

“这段草船借箭讲的不错,声音浑浊极有气势。”

周方先是肯定了年老说书人的功底,随之才问道“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各大茶肆酒馆说讲之人不胜枚举,你在此说讲收获如何?”

现在娱乐项目少,好多人为了听书才进来喝茶。

因而一个好的说书人对子茶肆生意影响很大的。

年老说书人老脸一红,不好意思地道“老朽年纪已大,声音不够厚重,说讲这气势磅礴本子着实差强人意,茶肆生意一般,掌柜仁义才允许老朽留下说讲。”

说书之人需要的是浑厚的嗓音,也就是说需要声音由磁性之外,还能有抑扬顿挫的本事。

能做到这一步,的确并非一件易事。

周方没多言,笑了笑,道“在下实话实说,前辈海涵,年岁不饶人,前辈年纪越发大了,体力等各方面已不能与年轻人做比了,说讲这种气势磅礴的小说着实不甚合适了。”

“唉”

老者又是一声长叹,道“现在人喜欢的就是这些,老朽实难找到新鲜的本子,听小二说,阁下有好的本子,不知可否容老朽一睹?”

周方既然提建议,便是有了对策,颇为自信一笑,道“在下还未写好,不过,前辈若是敢说,在下倒是可以连夜写说来。”

老者诧异了,不就是说讲个小说还有敢不敢的?

“借说讲讽今。”周方直言道。

话出口,见老者抗拒中还有些期待,这才顶了顶心绪,又道“在下不妨实言相告,在下乃都察院御史,今日为朝廷,为天下黎庶与陛下谏言,请陛下约束新贵忠义侯张浩,可陛下不听不说,还把在下大骂了一通,言官本就有谏言之责,在下谏言有何不可,凡是不听言官谏言之君王,皆乃昏庸残暴之君,陛下年幼,还有机会改变,在下想或许以民意可有所效果。”

说讲讽今自古是小说家愿冒之险,即便因此丢了脑袋,也可成全自己忠义之名。

老者思考了半晌,道“怎么说讲?具体有何标准?”

老者愿问,周方这才又道“在下可弄个本子,也可大致说讲一下情况,前辈自行衡量。”

自行衡量就需要自己写本子,或者临场随机应变,两种都不易。

考虑了片刻,老者道“老朽说讲了这么些年,也摸清听者喜好了,老朽自己来吧。”

老朽开口,周方毫不犹豫随之便大致介绍了一番。

几炷香功夫的介绍,总之就一句话,他乃忠肝义胆,毫无私心之人,而张浩就是继续刘瑾之后围绕在朱厚照身边那个最大的奸佞之臣。

“前辈别担心,他张浩虽为侯爵,又是锦衣卫指挥使,可怂的跟什么似的,张鹤龄掠夺了东山最赚钱的酒具,他竟然连一句话都不敢说,更别提对付万千黎庶了,如此说讲,既能让听者听者了解朝堂秘辛,也望陛下能够就此觉悟,早日认识到谁乃良臣,谁才是能够依靠之人。”

老者对朝中的这些事情不甚了解,就民间所传之事说道“老朽也听闻,张浩乃安乡伯庶子,之前便常被府中下人欺负,后来安乡伯为之安排在了五城兵马司,当日在王家烧鸡铺子被陛下打了,再之后便传出了张浩多立功之言,人都说中间怕是有什么见不得之事,无论是刘瑾还是宁王皆乃陛下欲除之,而纵观陛下那性子,且有年少,绝不可能有此宏观布局,说不准乃是先帝早就布置下的,为了堵悠悠之口,才放到了张浩身上,张浩能有今日这一切怕也是走了狗屎运。”

有如此想法的不止老者一人,很多人都是如此分析的,老者只是说出了大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