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道理是秦晋与第五琦都知道的,但又不能明说的。
“除了预备学堂,还有科举取士。来年,就在来年,朝廷任官,科举优先,察举为后!但凡进士及第,外放任官,必为一县之长吏……”
这些措施放在从前,是寒门子弟想都不敢想的,时下朝廷上有着流行了数百年的规矩,以清流浊流区分官员,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为清流,寒门出身的官员则为浊流,世家大族经过察举而出仕任官的,往往很高。而寒门子弟科举入仕,进士及第,就算中了状元,放到地方上也不过是个上县的县尉而已。其中的歧视与艰辛,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知晓。
第五琦猛的想了起来,秦晋不也是进士及第吗?后来外放到新安县做了个小小的县尉,可谁又能想得到,当年的小小县尉而今竟成了权倾朝野的权臣,甚至连天子都控与鼓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