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关注,实话实说,朱常洛的身体确实不好,长年间活在被废的恐惧之中,老爹又不待见,自己母亲死的又早,名义上的后妈(郑贵妃)又以除掉他为乐事,朱常洛虽然不缺吃喝,但日常生活其实挺惨的。
常年紧绷的生活,让朱常洛身体素质非常差,常年体弱多病。
“这话可不能乱说,若是被人听到了,又传到外廷那群酸儒耳朵中,到时候又是一场大波。”
郑贵妃这些年,实在被外廷的那些文官们折腾的够呛,心里都有些怕了。
“姐姐,弟弟说的可是真的,若是太子走在陛下前面,那到时候外甥不就又有希望了嘛。”
郑国舅说的这个可能性还是挺大的,虽然说朱常洛已经有好几个儿子了,但是因为靖难之役的事,到时候大明的皇位是传给孙子还是传给儿子,还真的不好说,而且就因为靖难之役的事,传给儿子的可能性也许会更大,毕竟如今朱翊钧的这支朱家血脉就是朱棣的那支。
郑贵妃不是今日才听见这句话,这句话已经在她脑子里过了多遍了,如今自家弟弟又提了出来,心中突然又痒了起来。
“姐,用不用弟弟做些手脚?”
见郑贵妃良久沉默,郑国舅压低声音又道。
“住嘴!”
不过这句话可把郑贵妃吓到了,一声暴喝,连忙止住郑国舅的话头。
郑贵妃跟她的弟弟郑国泰不是一个数量级的,能在宫中恩宠数十年,这手段可不是郑国泰这种莽夫能比的。
话再说回来,若是郑国泰能如郑贵妃一般心思缜密,与郑贵妃一内一外,如今太子之位没准真成了朱常洵的了。
郑贵妃知道此事干系重大,跟之前的国本之争还不一样,那是来明的,这是来阴的,而且即使此事成了,因为之前国本之争的事,她郑贵妃也是第一嫌疑人,万历皇帝可不是只有太子和福王两个儿子,还有端王朱常浩、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而且太子也有好几个孙子,到时候还不知道便宜谁了呢。
郑贵妃看得清楚,所以才一直没有做这费力不讨好的事,不过若是太子自己挂了,那便怨不到她头上了。
“唉,姐,你就是想得太多,若是依照我,这事早成了,你也早就当上皇后了,还用得着如今怕这个怕那个的。”
若说这郑国舅还真是人嫌狗憎的玩意,他明知道皇后的名分是自家姐姐一生的痛,依旧还时不时的揭着伤疤。
郑贵妃也是个性子烈的,闻言直接起身,“啪”的一声给自家弟弟一个大嘴巴。
“你懂个屁,以后这事不能再提了,提一次姐就打你一次,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咱郑家走到今日不容易,你可别太得意忘形了。”
被猛然扇了一巴掌,郑国舅一下子就懵了,而且这巴掌比昨天卢飏打他那下还疼,五个手掌印非常清晰。
“姐姐!”
郑国舅如今的身家全是郑贵妃给的,所以被打了也没脾气,只能在心里哀其不争。
“以后此事切不可再提,赶紧回去吧,好好孝敬娘亲。”
郑贵妃知道自己的弟弟是个什么货色,所以这种大事也不可能找他来密谋,只得快快把他打发了。
虽然郑国舅政治敏锐度不够,但捞钱的本事还行,这些年郑贵妃在宫里呼风唤雨,为笼络人心而洒下的银子,其中一多半是郑国舅贡献的。
其实这便是朱元璋当初定下大明皇帝选妃制度的优点了,宾妃皇后都是出自小门小户,平常哪里受过这些方面的教育,即使一朝到了高位,也只是知道捞银子罢了,所以终明一朝,贪财好色的外戚不少,但有出息的却几乎没有。
以至于到了大明亡国的时候,崇祯皇帝的老丈人竟然连自己的亲外甥都不敢收留,这也是天下奇闻了。
“姐,那我被打的事,别忘了替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