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仿佛错乱的宋时空(2 / 5)

的不需要嘛,这个很好理解。

但....官方的都遗失了大半,只能一次次的编撰,一次次的整编,这民间的史书怎么保存到现在这个时候的?

最简单的商纣王...连周王室官方的记载都没个球球了,你告诉商纣王的民间野史怎么保存的?

那作者会等坛做法么?妈咪妈咪哄么?

说到底,不用给自己找一个看了民间野史的名头,无非就是有人根据明清时期的写了一些风流韵事和野史杂谈,和我一样混了一个稿费。

最后这些东西有机缘巧合之下进入到了现在人的手里,然后就成为了所谓的民间野史。

那玩意啊,后来还有一个分支,叫做评书!

因为官方的史书是有政治成分,所以我们不相信官方史书。

这个理由有问题么,其实没啥问题,这么想无可厚非,但你要知道这古人不是傻子。

一个从玩青铜器的民族,用了仅仅两千余年过渡到了玩火炮鸟枪的时代,你以为他们就不知道长脑子么?

就那群看不起古人的,我给你五千年,给逆开局青铜器,你给我过渡到火炮时代我看看。

为什么有存疑之说,为什么有分歧之说。

就是因为有些史书他们难以自圆其说,两个说法是相悖的,所以就会有存疑。

而这里面就会出现,是不是被改动的疑惑,古人玩的比你们明白,也比你们清楚,毕竟那是人家吃饭的家伙。

一卷官方史书不仅仅是你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你的个人传记要和编年体时期当年发生的事情也有像是之处。

除此之外,你还需要和地方志配对。

你的麾下,参与的人,他们都是同样的有自己传记。

你想要作假可以啊,当然可以,来把这些都解决,全都不能落下,要不然就打自己脸了。就这,还有半官方传记盯着你呢。

你以为史家是谁都可以去的么?

就秦桧这种把自己干儿子送上去当史官的,那不是忌讳不忌讳,那是写下来的都不认的。

史家是有自己的传承的,他们本身也是有着自己的记载。

就比如朱棣登基之后给自己脸上贴金,自己是马皇后亲生的,自己特别受宠。

这些东西在明朝史家那里就是另一个行为了。

这不胡扯蛋呢!

但是这些东西宋朝就没有,他们绝对不会有什么改史的说法,不是我对元朝的那些人多么的认可啊。

主要是,他们真的没时间。

他们做不出来。

说个最简单的人物,宋慈。

作为古装电视剧悬疑类大ip之一,法医老祖宗宋慈可是很出名的。

而且这我不单单是断案如神,开创了真正的法医一脉,最重要的是这哥们早年还是个带兵的。

带得还不错的那种。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宋史里面没他名。

为啥没有,不是元朝看不上他,因为另一些人也没有,作为水浒传的大ss,太尉高俅连个本纪都没有,北宋婉约派词人柳永,印刷术改良者毕昇,那南宋末年一炮轰杀了蒙哥的名将王坚,他也没再宋史里面出现。

咱们有一说一,不去冤枉那孛儿只斤家族,他们还真没有切篡改宋史。

因为实在是真的顾不上了。

孛儿只斤家族这建立元朝的几十年里面,内部本来就是非常混乱的。

争权夺利什么的,也是十分的频繁,就这么折腾来折腾去,都干到元末了。

他们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我草,前朝史书还没修呢!

再仔细一想。

我了个大槽,前面有三个朝代!

元不但得修宋史,他还得修辽史和金史。

那还玩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