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加了急要快些将照片洗好,她要早些给王言发过去……
此时的王言却是又一次来到了县城,一路照相来到了照相馆。
这家照相馆有三个人,摄影师老赵,副手老李,以及一个学徒工,听老赵说家里是县政府的干部……
没用老李、学徒工插手,老赵在对着灯光了看过了王言冲洗过的胶片以后,就亲自上手给王言放大照片。
老赵是老摄影了,虽然更多是肖像,但基础水准是在线的,对技术有了解,有着一定的审美能力,他知道王言是个摄影高手。
弄着镊子夹着放大好的照片,老赵啧啧称奇:“拍的真好啊,王言,你的照片比市里的人都强,我看你都能拍电影去了。”
“哈哈,承你吉言,以后我琢磨琢磨,看看有没有门路,能混进制片厂。”王言指着一大堆的照片,“这几张再给我多放大一份,这几张要快,不行你扇扇风,来回行路百里,我进趟城可是不容易,一会儿我就得把照片寄出去。”
“行。”
老赵点着头,初次见面他就对王言印象深刻,真懂摄影,能说会道,和善的很,出手还大方。时隔半个月,见到了王言的摄影成品,自然是更加的认可了。
“对了,王言,我听说你还是个木匠?”
老赵的话让王言挑了挑眉:“怎么听说的?”
“你不知道啊?”
看见王言摇头不解的样子,老赵笑道,“你们大队在县里也挺有名的,每天都有人拿着炕桌来县城,见人就问打不打家具,说你手艺好,以前在京城都是做家具卖给洋人赚外汇的。”
“我以为乡亲们都是去周围的大队了,没想到他们竟然还来县里。”王言忍俊不禁。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白店村已经算是开始了家具翻新的业务。这是在王言做好了村里要结婚的年轻人的一个柜子之后,成品的柜子放在那里,真是让人看的热切,乡亲们一个个的摸着柜子羡慕的很,主家更别说了,嘴都合不拢咧。
听说还请了未来对象过来,亲自看了看柜子是否满意,结果自然是不需多说,满意的不行。尤其听说这个柜子都是能出口赚外汇的,更是高兴的很,有面子咧。
当然实际上是不能的,因为木料的材质还是差了许多。但手艺能出国,却是没毛病的。
白店村穷的很,没人愿意嫁过来,凑够三十六条腿的木料都是大出血了,能挣面子的事儿可不多。这也让大家伙都看到了赚钱娶媳妇的希望,尽管挺微弱的。
王言做的这个活计,就算是白店大队的副业了。老老刘专门带着大队干部,跟王言谈了之后的分配问题,毕竟要大干一场,还是要提前讲明白的。是人都要面子,陕北的汉子更是响当当,总不好最后弄成分赃不均的丑事让别人笑话一辈子。
王言让跟着他学习的六个小伙子天天的锯木头、砍木头、刨木头。他给画了线,只要在线外,怎么也搞不坏,让这帮小伙子胡乱弄。一点点的手感也就出来了。
单说炕桌,这么长的一段时间内,王言已经给村里一半的人家更新了去,转而开始翻新老旧的大件家具。重新刨平、打磨,王言再教着小伙子们做雕刻,绝对的精工制作。
村里的老爷们闲着也是闲着,就在老刘的指派下,出去走亲戚了。带着媳妇去看看看看娘家,或是出去看看自家女儿的婆家,七大姑八大姨的都去走一走。人们都扛着王言修复过的炕桌,直接出去推销去了。
别说,倒也真有成绩,很是拉来了一些业务。在不太相信的外面的人们来到白店村看了王言已经打出来的十几条腿之后,就认可了手艺,看中了特殊的形制,以及各种不同的小设计等等。
目前白店大队木工副业组,已经拉来了十五个大立柜、以及三十来个小炕桌。收费不贵,小炕桌一块钱,修补就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