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华夏之来历,如迷雾般萦绕英夷心中,直至多年后,方知此人便是令日本人头疼不已的魏晨东。然时过境迁,英夷纵有复仇之心,亦无法撼动羽翼丰满的魏晨东,彼时,英夷还需仰仗魏晨东,此事便不了了之,双方皆佯作忘却,未曾提及。
驱逐英夷之后,魏晨东在此地根基稳固,货品供应得以保障,心中一块巨石终落。与英夷一年有余的博弈,魏晨东感慨良多。此功非他一人之劳,手下奋战之兄弟,以及二十一世纪为其策划战略之人,皆功不可没。魏晨东自身亦从中习得不少,不再是仅知单打独斗的热血少年,虽指挥数千人之战非大阵仗,但他渐适应大军团作战,为日后攻城略地的指挥艺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三角局势稳定,魏晨东无意久留,国内发展才是重中之重。将事务悉数交付张昌云,魏晨东偕张启龙等人悄然离去。放心将金三角交予张昌云,一则信其能,二则魏晨东自信,无论何人占据此地,若欲夺回,虽不必轻而易举,亦非难事。世间再无他人能如他这般熟悉此地,且手中握有魔幻手机,若以对付英夷之策对付他,定无大效。故金三角,他人难以夺回,唯魏晨东可为。
归国后,魏晨东即低调前往西北。此时已是民国十七年,国内动荡不安,去年guomindang已开始清党,大肆屠杀**党员与革命者。清党之初,此人固执,己见甚坚,他人劝告难入耳。即便知国民党将清党,他仍以为放下武器,便可与国民党和平共处。
信仰不合,和平共处不过空谈。
魏晨东虽预见事态发展,欲改变,然有些事非一己之力所能改。此乃大势所趋,彼时魏晨东身处金三角,自知无力扭转,只能在力所能及之处施以援手,如提供情报,暗助一些人逃遁等。此事皆由外围成员操作,无人知幕后主导者为魏晨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