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1章 第四道旨意,依旧是未雨绸缪(1 / 3)

“朕的第四道旨意,户部李颖达且听!”

“李老尚书,你方才第一个站出来向朕请命,虽年高老迈,却慷慨陈词,朕心中甚是欣慰,故而想请老骥伏枥。”

杨一笑做事有谱,历来有的放矢,但他不会一上来就直指目的,而是为了达成某个意图稍微绕绕圈子。

比如现在,第四道圣旨,明明他已经点名让户部尚书出来接旨,但却在说出旨意之前先进行一番看似毫无关系的铺垫。

只听他语气悠悠的道:

“此次,朕从南云归来,因议和达成缘故,南云承诺向我大唐赔付。”

“关于议和国书上的事项,想必诸位爱卿都已经知晓……”

“首先是二十个州域,南云割之纳入大唐版图,从此以后,我大唐又多了一大片国土。”

“这一点,朕已经想好了,很快会有相应政令下发,命名此道为大唐的京口道……”

“只不过咱们君臣眼下的主要任务是赈灾,故而关于这版图归纳以及命名之事暂且往后推推。”

“说完州域的赔付,朕再和大家说说其他赔付,比如钱款金银,比如各项物资,最主要就是粮食,咱们眼下急缺的粮食。”

“此次,朕归来时,南云随之起运了第一批赔付粮,数量大约是八百车上下的规模!”

“除此之外,则是高达一千两百车的铜钱,以及金银,绫罗绸缎,江南茶叶,各项物资……”

“朕要说的是,八百车粮食远远不够用,听起来数量很多,但恐怕撑不住灾民吃几天,李老尚书,朕说的可对?”

面对杨一笑的假装问询,李氏老家伙颤巍巍点头给出答案,道:“回禀陛下,确实如此!”

“目下仅是京师附近聚集的灾民,经详细统计已然高达十八万人之多,并且每天都有新的灾民到来,因此十八万的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南云赔付的这八百车粮食,最多也就能支撑个十天左右……”

老家伙说着停了一停,似乎在斟酌接下来的说辞,足足沉吟半晌,方才再次开口:“即便是支撑十天,也不能让灾民敞开了吃,故而,户部在调拨发放的时候必须往粮食里面掺杂物!”

“陛下也许会问,杂物都是那些?”

“老臣请陛下恕罪,您听了之后万勿发火,这些掺杂的所谓杂物,说白了都是哄骗肚子的东西。”

“比如谷糠,比如剁碎的麦秸……”

“甚至用石磨磨过的树皮粉,以及能挖就一定会挖出来的野草草根。”

“总之一句话,吃不死人就往里面掺杂,唯有这种方式,才能减缓粮食的消耗。”

“同时,勉强能保证灾民饿不死。”

“陛下,老臣回答完了,自从雪灾开始以来,这两个月一直这样,我大唐户部上上下下,哪怕于心不忍但也只能这么做。”

杨一笑听完不由叹了口气,声音略显伤感的再次问询起来:“李老尚书,你乃钟鸣鼎食之家,你跟朕说说,你们李氏的孩子吃过这种东西么?”

他问这话的本意是逼迫,哪知道李颖达竟然笑呵呵点头,直言不讳道:“纵使钟鸣鼎食,纵使家大业大,然则族群人口太过庞大之时,度日的情况也会捉襟见肘……”

这老家伙说着看向杨一笑,再次道:“陛下或许以为,我李氏门阀不可能吃的差,然则陛下您信不信,老臣的亲孙子每年也要喝上半个月稀粥?”

杨一笑沉吟一下,故意道:“你们那是忆苦思甜的教育,和百姓吃糠咽菜的情况不一样。”

哪知李颖达竟然摇了摇头,语气十分肃重缓缓开口道:“陛下,错也,钟鸣鼎食之家,也要勤俭节约,每年之中,嫡脉都得喝上半个月稀粥,至于支脉,日子更难,一年之中至少半年吃糠咽菜,甚至有的家庭全年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