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济南郡,东平陵。
太史慈按着腰间的佩剑,缓缓走上城头,城下,是跪地请降的叛军士卒,城内,是刚刚被血洗过的济南伏氏府邸。
在献帝与曹操策划的东奔事件中被刘瑁诛杀的伏完的孙子伏俨在琅琊王氏掀起反旗后,随即与家族本宗一同掀起叛乱,可惜还没有彻底施展,就被急急回援的太史慈诛灭……
自接到陛下在徐州遇刺、青兖世家趁势作乱的消息后,太史慈便与臧霸停止了北上的脚步,分兵回师平叛。
对于这些胆敢在背后捅刀子的世家,太史慈没有丝毫手软,当初刘瑁由于势力所限放过了伏家,而后太史慈平青州之时,伏家又乖乖请降,逃过一劫。
可是他们最终还是没有沉住气,起兵响应,被太史慈尽数诛杀。
而后太史慈以雷霆之势,连破济南、齐郡、乐安三郡,凡是参与叛乱的家族,无论名望多高,一律严惩不贷。
北海郡,平寿城上,太史慈孤独的站在城头,脸上却没有半分胜利的喜悦。
毕竟他本是衣锦还乡,受万民拥戴的英雄,可转眼间,他却成了在自己故乡挥起屠刀的刽子手。
这片土地上的血,竟有一半要由他亲手染红,这种感觉,让他心中那份荣归故里的温情,被一点点冷却,凝结成冰。
“将军!”
副将罗霄快步走来,甲胄上还带着未干的血迹,他递上一份军报,声音中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
“臧州牧已经彻底平定了徐州之乱,斩了糜威、陈矫,正率大军北上,很快便可兵临琅琊郡!”
“知道了。”
太史慈接过军报,目光扫过,神情依旧冷峻。
“将军,我们何时南下?”
罗霄问道,“琅琊王氏与伏家,是此次青州叛乱的罪魁祸首!只要灭了他们,青州可定!”
太史慈的目光投向舆图,手指落在了琅琊郡的郡治,开阳城,缓缓开口。
“传令下去,大军休整一日,明日,拔营南下!告诉将士们,此战过后,论功行赏,分田论功!”
“喏!”
他知道,青州叛乱的根源,就在琅琊。
那里,有青州最顶级的世家,琅琊王氏。
而王氏这一代的两个年轻人,王祥与王览更是名声在外。
据说那王览,在兄长王祥的秘密授意下,振臂一呼,便引得青州世家群起响应,其能量之大,令人心惊。
在太史慈的兵威下,东莞郡与城阳郡诸县凡是拒绝投降的,太史慈再不留情,全数屠尽,在连续灭了临朐、东莞两城后,城阳郡诸世家豪族吓得连夜赶往东安城请降。
太史慈没有多说,只是勒令他们所有人随他一同进攻琅琊郡,而后连克阳都、临沂,兵临琅琊郡治,开阳城下。
十日后,琅琊郡,开阳城外,两支大军好像两条钢铁巨蟒,从南北将此城团团包围。
北面,是太史慈亲率的,以江南府为骨干,东莱子弟为补充的汉军,赤色龙旗遮天蔽日,杀气冲天。
南面则是刚刚在徐州大开杀戒的臧霸所部,赤色龙旗与黑色的“臧”字将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带着一股令人胆寒的血腥意味。
两军会师于开阳城下后,并没有多余的寒暄。
臧霸,这位如今的徐州之牧,翻身下马,对着太史慈躬身抱拳,声音沙哑狠厉。
“太史将军,霸在徐州,已将作乱世家屠戮一空,这开阳城的王家该如何,您说了算。”
太史慈看着臧霸那双依旧布满血丝的眼睛,心中明白,这位降将是想用最酷烈的手段,来向陛下证明他的忠诚。
“宣高平徐州,劳苦功高。”
太史慈的声音沉稳,冷冽中带着一丝杀气。
“至于这开阳城,便由你我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