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均田制还能起到稳定军心,维持府兵制度存续的作用。
获得土地意味着府兵拥有了“恒产”,他们可以通过耕种土地养家糊口,甚至积累财富。
这使得府兵服役具有了明确的利益回报。
保卫国家的同时,也是在保卫自己的土地和家庭。
这种“兵农合一”的模式,保证了府兵的积极性和稳定性,是府兵制能够长期运行的关键。
反之,一旦均田制因土地兼并等问题被破坏,府兵失去土地、经济破产,便无力自备装备、也无心服役,府兵制的根基就会动摇。
到时候无兵可征、无粮可备 , 朝廷只能转而依赖募兵制,雇佣军人,由国家发饷。
募兵制极度依赖国家财政,沉重的财政负担极易拖垮国家经济。
最主要的是,募兵制还有一个最大缺陷是容易造成“兵为将有”,威胁中央集权的问题。
职业士兵长期跟随固定将领训练、作战,容易与将领形成紧密的人身依附关系,而非对中央王朝的绝对忠诚。
将领掌握士兵的招募、饷银发放和军事指挥权,逐渐成为军队的实际控制者,形成“藩镇割据”或“军阀势力”。
这种情况会严重削弱中央对军队的掌控,甚至引发将领叛乱。
大唐后来的安史之乱,最重要背景之一就是募兵制下藩镇将领手握重兵、尾大不掉。
李世民看着面前的茶杯半天没有说话,直到江建国掏出烟来指了指外面,
“出去抽一根?”
李世民摆了摆手,端起面前的茶杯喝了一口,正在深思熟虑。
张阿难俯身说道:“陛下!用不用再发一道诏令,严禁买卖土地!”
李世民摇了摇头,“根本问题不解决,发再多的诏令也没有用,不过一纸空文而已!”
张阿难点点头,不再说话。
“其实这个根本问题就是因病致穷!哪朝哪代都一样!”江建国喝了口水,又拿出了当年在老家的时候跟一群老头侃大山的状态。
这句话倒是给李世民提了醒,问道:“那边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以前整天看新闻的江建国这回可有话说了,从基本医保作为主体保障,到大病保险承担减负功能等等,侃侃而谈!说的口干舌燥。
两壶水一会就喝干了!
李世民倒是听的津津有味,心里盘算着有没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方法。
江南也多少有了一些主意。
“二叔!以我对大唐的了解,老百姓看病确实是个问题,长安城还好一点,乡村里面主要依赖游方郎中和本地土医,也有采药人兼行医术的,但大多数人治病还是依靠民间偏方或者巫医之类的,医疗资源太过匮乏!这是小病形成大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说有小病能早发现,早治疗,也不至于造成大病致贫!”
“所以呢?”李世民很感兴趣,等着江南说下去。
“所以我们也可以像后世那样,在每个乡村都设置医馆,或者说诊所!让老百姓有病能及时得以治疗!这一点就很重要!”
江南还没有说完,李世民就提出了疑问。
“在每个乡村设置医馆倒是很简单,关键是医生从哪里来?”
“前期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游方的郎中和当地土医收编,把他们就近分配到官方设置的医馆里工作,他们有了固定的行医场所,老百姓也有了固定看病的地方,自愿招募,一举两得!”
江南停顿了一下,接着补充道:
“孙老神仙不是一直在着医书吗?我们可以把孙老神仙总结的医术和药方印刷成册,在每个医馆里免费发放,让医生们学习,提高地方的医疗水平。”
“以后学校里会慢慢引进现代医学,形成完善的中西医治疗体系,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