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舆论战(2 / 3)

公主升职记 鎏伊 1524 字 9个月前

叫她减轻赋税,她直接反向操作,说田产十亩以下的税收减半,十亩以上的每增加十亩就多收一分税。

吓的大臣们再也不敢提减免赋税的事了。

他们谁家没几千亩地,按这样的收法,他们岂不是交一次税就几乎搭进去一半的良田。

最让他们憋屈的是瑶初光对他们更是严苛,动不动就责骂,就仿佛他们是她家的奴仆似的。

但就是这么屈辱他们也不敢走人,因为他们要是真敢辞官,瑶初光就真敢去大街上随便拉人当官。

就说户部有个主事就是瑶初光在酒楼里找的一个账房先生。

吓的他们连生病都不敢休假,生怕瑶初光一个不开心就直接拉人来顶替。

瑶初光从一开始就没想与这些世家大族联盟,别看这些人平日里人摸狗眼。

嘴里天天挂着礼义廉耻,一脸忧国忧民的样子。

其实全是嘴里讲着道德,心里想的全是买卖。

人家也就嘴里说说而已,谁还会真的去做这些事。

瑶初光从始至终选择的都是真正的贫民百姓,士绅们肯定不屑与贫民打交道。

瑶初光就从这开始下手,百姓大多不识字,很多消息都是靠口口相传。

很多时候发布的政令明明说的是减少税收,但传到一下封闭的村落,全村没一个人识字的,还不是乡绅说什么是什么。

瑶初光只能另辟蹊径,培养了一堆说书人。

现在百姓们的娱乐项目其实很少,看戏是奢侈的每几个贫民舍得花钱去戏园子听戏。

能去茶馆听听说书先生讲故事已经算是很奢侈的娱乐了。

如果直接讲政令和律法太枯燥的同时,百姓们也可能听不懂。

瑶初光便编撰了一些故事,然后把政令和律法加进去变得通俗易懂。

刘三过了两天平静日子,一开始生怕下一刻自己就会被拖出去砍头。

结果,两天过去了,除了食物有点少吃不饱,什么都没有发生。

他的心中却并没有因此而平静,反而因为无所事事而更加烦躁。

毕竟人太闲了就开始胡思乱想。

第三天的清晨,牢房里突然热闹起来。

说是牢房其实也就是圈了个空地搭上几个帐篷,要不是空地外围埋了一圈的炸药,他们真可以随便跑出去。

牢头带着几个人,搬进了成捆的麻绳、竹条和木材。

几个穿着粗糙麻衣的老者跟在他们身后,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显然是经验丰富的工匠。

牢头站在众人面前,声音洪亮:“会编草鞋的站左边,编竹筐的站右边,懂木工的去前面,什么都不会的就留在中间。”

刘三犹豫了一下,选择了编竹筐的队伍。

像他这种贫苦出身的,除了那种复杂工艺的木匠,草鞋和竹筐都是基本技能,不说做的有多好起码都会。

站好队牢头递给他一捆竹条,简单地比划了一下筐子的形状和尺寸,便转身离去,似乎并不打算监视他们的工作。

一开始刘三还以为牢头会挑几个偷懒的杀鸡儆猴,没想到牢头全程都是一脸爱搭不理的样子。

很快,一些人开始放慢了手中的动作,有的甚至停下了正在编织的竹筐,开始闲聊起来。

还有一些人,虽然手上还在继续着工作,但明显可以看出他们的注意力已经不在手头的活计上。

他们的动作缓慢而无序,眼神四处游离,不时地瞥向牢门的方向,生怕牢头突然回来。

在这样的氛围中,刘三的心中也难免产生了波动。他看到周围的人都在偷懒,内心不禁也有些动摇。

但他又没有其他事可做,反正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