燚城灾祸已解,街道上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的氛围。
由于圣莲池的彩莲绽放,代表了道统的兼容并包,开放自由,尤其是段春秋所提出的真「渡」三律,更是旷古烁今的真理,根本没有宗门上前反驳,因此今年的道统也最终确立了下来。
一夕之间,作为辩经人的段春秋声名鹊起,他从一个籍籍无名之辈,成为了载入华国史册的新道统确立者。
巨量的名声反馈也使得段春秋的等级蹭蹭蹭地往上涨,一下从11级的调合境,直接升到37级的化臻境后期,他俨然成为了开创新流派的新晋宗师。
儒门属杂修一种,升级和实力并不挂钩,反倒是和愿力挂钩,因此有的人可能满腹经纶技艺超群,只因籍籍无名可能一辈子都困在妙手境。
可段春秋却正好相反,他自己几斤几两他是心知肚明的,他肚里那点墨水当个私塾先生尚可,若要承受这股名声,那是万万不够格的。
他之所以能说服九转圣莲,只因他耳边那颗“会说话”的石头,真正配得上名声的人是章宇才对啊,可章宇却只让他代替自己应接下来。
说来讽刺,在苦云客栈喝酒时,他老说自己怀才不遇,可当泼天的名声降临在自己身上时,他却感觉到无比的彷徨与恐惧,越是受到奉承,他越想躲开人群,恨不得置身于地缝之中。
甘雨客栈的老板甚至舍得花上百两白银出场费邀请段春秋前往讲经,也被他一口回绝了,普通人也就算了,若遇到一个类似周大儒这样的人物来与他辩经,他立即便露了馅。
结果此举反倒更是强化了他在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称他精通儒释道义理,为人却不图功名利禄,过着隐士一般的生活,仅过去两日,坊间甚至出现了歌颂他的话本。
段春秋乔装成一副邋里邋遢的模样,躲在苦云客栈里终日不敢出门,害怕被狂热的拥趸发现,若不是章宇让他待在燚城等候,恐怕他早已拔腿离开燚城了。
这天夜里,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让他以为是章宇终于来寻自己了。
开门一看,才发现来者竟是周国昌周大儒。
有那么一瞬间,段春秋的胆都差点吓破了,可他在心里祈祷着没有被认出来,于是强装镇定问道:“周、周、大、大儒?你找、找谁?”
“我找的是正是阁下。”
周国昌用严肃地眼神始终盯着他,使他浑身不自在,犹如是考试作弊被发现一般。
“堂堂大儒找我、我一介凡夫,何故?”
“那日阁下在圣莲池上辩经,我还为阁下护过法,难不成阁下是忘义寡恩之辈?”
段春秋一激灵:“大、大儒莫开玩笑了,你认错人了……”
周国昌冷哼道:“阁下既入了儒门,我要找到你又有何难?你在双月村加入了古月草堂后,辗转去往了青州的青阳书阁考取了儒生资格,可数十年来,你却踌躇不前,既没有考取功名,也没有在儒门更进一步,虽然各种经书义理看了许多,论语术却依然没入门,我说的对吗段春秋?”
见周国昌把自己的底子都翻得一清二楚,段春秋吓得双腿一软,跪在了地上。
周国昌背过手去继续说道:“我知道阁下的顾虑,如今你空有名望,却无驾驭此等名望的实力,于是便惶惶不可终日,是也不是?”
段春秋怔怔地点头道:“好吧,我承认,确如大儒所说……”
周国昌点头继续说道:“诸子百家,独尊儒术,儒门若只是个死读书的流派,可无法在世间生存,儒生既要通理,也要懂术,你无功名傍身,也无师承,自然不会有资源掌握术法。”
“偏偏数十年的寒窗苦读却使你通达各派理论,在辩经台上方能有这一番真知灼见,融会贯通各流派,可你如今的处境就像是拥有着一座金山却根本没有守住它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