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明诚受了礼,继续道:“你为官不足三年,按朝廷制度,升迁调任已然不可能。加爵也需等一年后考绩优异再议。眼下陛下要嘉奖你,倒真是难到老夫了。”他顿了顿,伸出两根手指,“我有两个想法:其一,你弃了这高阳县令之职,随我回京,入国子监就读。五年之内,老夫定在京中为你谋一个清要且前途无量的官职。其二,我将奏请陛下,将高阳设为‘中县’,你的品级自然也随之抬升一级。但前提是,高阳的在籍户数,须达到朝廷规定的‘中县’标准的一半以上。”
通常需达到标准才能升格,赵明诚此处说一半以上,已是极大放宽条件,意在激励。
赵明诚看着张经纬:“看看,这两个前程,哪一个更适合你?”
张经纬几乎没有犹豫,立刻道:“这……这个嘛……回老师,学生想留在高阳!学生的根基、产业多在云北之地,虽然去京城依附老师可能前程更为远大,但学生……学生始终放心不下此地。”
赵明诚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你是放心不下这里的百姓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张经纬顺势重重地点了点头,语气也变得坚定起来:“任期虽只三年,学生想看看,这三年,高阳能在学生手中,变成什么样子!学生想为自己,也为老师,交出一份实实在在的答卷!”
赵明诚闻言,哈哈大笑,显得十分愉悦:“哈哈,好!不错!和老夫想的差不多!果然,你也是头喂不熟的野狼,不愿圈养,只想占山为王!既然如此,那就早日让你的高阳,达成三千户的档口吧!”
一旁的刘延之这时脸上露出些许尴尬之色,连忙上前一步,解释道:“呃……老师,学生正想禀告此事。去岁北疆战事,武州流失的百姓,过半都转入了我云州户籍。如今,云州整体规模早已远超‘上郡’标准。而单单高阳一县,在籍户数已然达到六千余户,登记人口已破四万!若论人口、税收、垦田面积乃至可动员的兵力,高阳如今成就一个‘上县’,都绰绰有余了!”
古代县的等级大致划分:小县、下县、中县、上县、望县、畿县(京城地区的县)、京县(京城内的县)。此外还有因军事地位重要的“重县”。高阳因是边境且设有水防营,原本被评为“下县”已算照顾,否则按常理边境穷县可能是“小县”或“下县”,县令品级也可能只是从七品。
赵明诚听完,明显愣住了,诧异道:“六千户?四万口?此事……户部居然从未在廷议中提及?!可见那卢尚书,真是年老昏聩,失职至极!”
旁边的年轻人连忙为朝中老臣辩解:“老师息怒,卢尚书年事已高,想必是公务浩繁,一时有所疏漏……”
赵明诚脸色一沉,语气顿时变得冰冷:“疏漏?此等关乎国计民生、地方行政等级评定的大事,岂是一句疏漏可以遮掩?等回京之后,老夫便上疏弹劾他!也好让他早日清醒清醒,或者干脆告老还乡,免得贻误国事!”
张经纬站在一旁,听得两腿直打颤,心里惊呼:“我滴个妈耶!卢尚书那可是从一品的户部尚书,朝廷计相!说弹劾就弹劾,还要把人赶回老家?这……这就是宰相的权势吗?” 他猛然意识到,赵明诚这番话,看似在发脾气,或许也是在向他——这个新认的“学生”——“展示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