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6章 阮福生(2 / 2)

耕读人家 楸米 2101 字 16天前

是很好的价格。”卢二娘直接说。

“价格已经没问题,我们又不赔本,剩下的就看对方的信誉了。”

卢二娘想想也是。

他们又不是只有这一批丝绸,往后每年都会有丝绸。

高娥想有了红薯和土豆,能养活的人就更多了,等到奴变结束,也能快速的有粮食。

这段时间高娥挺担心邓誉再有什么动作,结果一点消息都没有,难道是被吓破胆了?

其实也不是完全吓破胆了,因为邓家摊上了大事:鼓动民变。

世家大族本是同气连枝,邓家在这个节骨眼上鼓动民变,就是动了别的大族的利益,于是都联合起来要求严惩邓家。

为了让皇上严惩邓家,他们供出了邓家不少罪名,甚至还编造了不少,都够邓家满门抄斩了。

其实那些大族也不傻,不会轻易的认为邓家会鼓动民变。

主要是因为邓家败落的厉害,吃相过于难看,之前支持庆王一事已经惹的别人不满。

这种败落的家族什么事都做的出来,鼓动民变把所有人都拉下水这种事估计也做的出来。

许博彦、莫寻和严从芳坐在草亭里,在商议接下来的事。

促成邓家到这个地步的就是他们三个。

“这次大族联合起来按死邓家,到时候奴制真的改革,他们的反扑也会很厉害,除非……”莫寻分析。

“除非奴制改革之后,那些成了良籍的贱奴和佃户十分安稳。”许博彦自然知道。

“那得要很多粮食。”严从芳皱眉。

这是个无解的难题。

奴制虽然改革了,那些成了良籍的贱奴没有地,或者只有很少的地,想养活他们太难了,估计没过多长时间他们又卖身成了贱奴。

“我这边……”许博彦说出这三个字就沉默了。

他们再怎么运筹帷幄也不会无中生有。

种粮食需要周期,这个周期里就有很多变故。

三个人沉默了许久。

“既然已经走上了这条路,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许博彦苦笑了一下“这段时间一些地方已经杀了不少地主,到时候我们争取能把这些地分下去。”

两个人无奈的点头,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临近年关,高娥收到的最好的消息是邓誉被抓走了。

不是被撤职了,而是被抓走,肯定是大事。

为此高娥还喝了两杯庆祝,总算不用担心邓誉报复。

而新来的覃州城知府竟然是滨王。

这个向来不问朝政的闲散王爷竟然开始当官了?

世道果真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