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当真是奇人(1 / 4)

张其金听到这里,不禁唏嘘:“这周颠当真是奇人,几次三番死里逃生,还能在关键时刻给朱元璋指点迷津。那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后,就再也没见过他了吗?”

王阳明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悠远的意味:“从此之后,朱元璋在平定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的过程中,确实再没见过周颠本人。但两人之间,却有过一段特殊的‘书信往来’,这也是周颠最神奇的地方之一。”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当年朱元璋剿灭陈友谅后,曾特意派人去庐山寻找周颠的踪迹。之所以去庐山寻找,是因为周颠消失前曾提过一句‘庐山云雾深处,可寻我踪迹’。可派去的人在庐山搜了整整三个月,翻遍了大小山峰、寺庙道观,都没能找到周颠,最后只能空手而归。朱元璋虽然遗憾,但也知道周颠这样的异人,行踪本就飘忽不定,便不再强求。”

“直到明朝建立,朱元璋成为开国皇帝,定都南京,当时的南京还称应天府,有一天,南京城突然来了一位赤脚僧人。这僧人自称‘觉显’,说是从庐山而来,受周颠之托,要拜见朱元璋。”王阳明的语气里多了几分细节,“当时朱元璋刚登基不久,朝中不乏想通过奇人异事攀附权贵的人,他以为这觉显也是江湖骗子,想借着‘周颠’的名头骗官骗财,便让人把觉显打发走了,根本没见他。”

张其金听到这里,忍不住插话:“朱元璋这也太谨慎了吧?万一觉显真的是周颠派来的人,岂不是错过了重要的消息?”

“你说的没错,但朱元璋出身底层,见多了人心险恶,对这些‘异人异事’本就多了几分提防。”王阳明解释道,“不过,他也没把事情做绝,只是让人给了觉显一些盘缠,让他回庐山去。可没想到,四年后,觉显又出现在了南京城,而且这次说自己要返回庐山,特意来向朱元璋辞行。”

“这次朱元璋见了他?”张其金问道。

“嗯。”王阳明点头,“四年时间过去,朱元璋的皇位已经稳固,心态也平和了不少。他想起当年周颠对自己的帮助,心里也有些愧疚,便召见了觉显。见面后,朱元璋问起周颠的近况,觉显只说‘周先生在庐山修行,一切安好,只是挂念陛下龙体,特让贫僧来送几句话’。朱元璋又问周颠有什么话要带,觉显却笑而不答,只说‘时机未到,陛下日后自会知晓’。”

“朱元璋虽然疑惑,但也知道追问下去也没用,便让人准备了笔墨纸砚,亲自写了两首诗,托觉显转交给周颠。这两首诗,后来被收录在《明太祖文集》里,诗里满是对周颠的感激与怀念,还提到了当年周颠‘烧不死、饿不死、淹不死’的奇事,称他是‘仙家助力,成就朕之大业’。”王阳明补充道,“觉显接过诗稿后,便拜别朱元璋,再次返回了庐山,此后又过了好几年,都没再出现过。”

张其金听得入了迷,追问道:“那后来周颠还有消息吗?那两首诗,周颠收到了吗?”

“收到了,而且还回了诗。”王阳明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惊叹,“又过了五年,朱元璋已经年过五十,身体渐渐不如从前。有一天,他突然得了一场怪病,高热不退,浑身抽搐,太医们束手无策,开了很多药方都不管用,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甚至到了昏迷不醒的地步。朝中大臣们都慌了神,甚至有人开始私下准备后事。”

“就在这危急关头,当年的那位赤脚僧觉显,突然又出现在了皇宫门口,说有‘救命丹药’要献给朱元璋。”王阳明的语气变得紧张起来,“当时皇宫侍卫见他穿着破烂,又是个僧人,根本不让他进去。觉显没办法,只好在宫门外大喊‘贫僧有周颠先生亲赐丹药,能救陛下性命,若耽误了时辰,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侍卫们不敢怠慢,赶紧把这事报告给了丞相李善长。李善长也知道周颠的名声,不敢耽误,亲自去宫门口把觉显迎了进来,带到朱元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