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道:“刘阳……此名倒也蕴含深意,希望他日后能如阳光般,照亮汉室复兴之路。玄德啊,此子关乎重大,我们定要妥善保护。此次讨伐曹操,务必成功,方能让刘阳顺利登基,重兴汉室。”
刘备用力点头,眼神中满是坚定:“兄长所言极是。备自当竭尽全力,保护好刘阳,不负先帝所托。”
刘表看着刘备,一脸郑重地说道:“贤弟,此次出征意义重大,还需借助你等三兄弟之力。只是,战阵之上刀光剑影,凶险万分。如今刘阳身份特殊,先帝仅留下这一点骨血,战争之中怎容得婴孩身处险地?”
刘备微微皱眉,连忙说道:“兄长,这一点请您放心。我从长安将他带出,又历经徐州之乱,他都安然无恙。我定能在行军途中保护好他。”
刘表却还是连连摇头,坚持道:“不妥不妥啊,贤弟。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纵使你有万般武艺,也难保万无一失。刘阳若有闪失,我们如何对得起先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后面精彩内容!
一旁的蔡瑁也赶忙附和道:“刘使君,主公所言极是。此次出征,我们要全力以赴对付曹操,若还要分心照顾刘阳,恐怕会影响战事。还是将刘阳留在荆州,由我们妥善保护,这样大家都能安心作战。”
蒯越也跟着劝说道:“刘使君,荆州上下定会将刘阳视为重中之重,确保他平安无虞。您在前方专心作战,早日打败曹操,便是对刘阳最好的保护。若因刘阳而让您在战场上有所顾虑,实非明智之举。”
刘备心中有些犹豫,他深知众人所言不无道理,但又实在放心不下刘阳。毕竟一路带着刘阳历经诸多艰险,早已将他视为心头肉。沉思良久,刘备缓缓说道:“诸位的好意,备心领了。只是,刘阳于我而言,不仅是先帝遗孤,更似我亲生骨肉。我实在难以割舍。容我再考虑考虑。”
刘表听闻刘备依旧犹豫,佯装怒色,提高音量说道:“独你是汉室宗亲,我却不是?刘阳乃先帝骨血,我岂会不尽心保护?你若信不过我,便是信不过整个荆州上下!”
刘备见状,心中一惊,连忙起身,躬身拜道:“兄长息怒!备绝无此意。只是刘阳于我意义非凡,一路护他至今,实在难以轻易割舍。兄长既有此承诺,备岂会不信?方才只是心中不舍,还望兄长海涵。”
蔡瑁也在一旁劝道:“刘使君,主公对汉室的忠心天地可鉴。留下刘阳,是为了他的安危着想,更是为了伐曹大业能顺利进行。您若执意带着刘阳出征,万一有个闪失,那才是对先帝的大不敬啊。”
蒯越微微点头,接口道:“是啊,刘使君。主公为了此次讨伐曹操,联合袁绍,又与各方周旋,皆是为了汉室复兴。将刘阳留在荆州,我们必定倾尽全力护他周全,您只管在前线安心作战便是。”
刘备缓缓直起身子,脸上满是无奈与担忧,但最终还是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好,备听兄长的。只是还请兄长务必安排妥当,若刘阳有任何差池,备纵使拼了性命,也绝不罢休。”
刘备虽然表面上应承下来,但心中还是放心不下,忍不住开口询问:“兄长,虽知您安排定不会差,但刘阳实在太过重要,不知将他交与谁来照看?”
刘表为了安抚刘备之心,赶忙说道:“我若托付给他人,怕你不放心。我听说刘琦与你素来交好,便交由刘琦之妻照看如何?日间呢,可由伊籍负责刘阳的学习等事,晚间有刘琦之妻悉心照料。伊籍与你关系一直不错,如此安排,你总该放心了吧?”
刘备暗自思索,伊籍确实可靠,但还是觉得身边有个自己绝对信得过的人在刘阳身边更好。思索片刻,又插一嘴道:“兄长如此安排,自是妥当。只是我还有个不情之请,可否让赵云在一旁伺候?”
刘表哈哈一笑,点头道:“好好好,都依你。你啊,在荆州